黛安蒂×兰迪・谢克曼:诺奖级科研赋能,开启东方抗衰护肤新征程
- 2025-10-20 17:56
- 网络
导语:2025年10月18日,杭州西子湖畔,一场始于盛夏的科研对话在此刻迎来深刻回响。继8月1日黛安蒂官宣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教授启动科研合作后,双方于该日正式举行授牌仪式,谢克曼教授受聘为黛安蒂荣誉首席科学家,标志着这一跨界合作进入深度推进阶段。这场跨越三个月的科研接力,完成了从技术共识到系统研发的关键过渡。随着联合研究项目的全面启动,曾改写细胞生物学教科书的“囊泡运输机制”,正从理论实验室走向中国女性的护肤实践。诺奖成果的持续深化,不仅印证了黛安蒂在50+熟龄肌赛道的科研积淀,更推动抗衰领域实现从经验护肤到精准调控的范式跃迁,在这场与时间的对话中,衰老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可被科学温柔重塑的生命历程。
授牌现场:一场科学与需求的双向奔赴
在授牌仪式现场的深度对话中,诺奖得主兰迪·谢克曼教授与黛安蒂创始人安然女士展开了一场关于科学与美的前沿对话。
谢克曼教授分享了他数十年来对细胞囊泡运输机制的研究洞见:“这一机制不仅推动生命科学进步,更直指50+熟龄肌的抗衰痛点,随着年龄增长,细胞自身的运输系统效率下降,再好的成分也难以抵达肌底。”这正是他选择与黛安蒂携手的重要原因。
安然女士对此深感共鸣:“八年来,我们始终专注50+肌肤的特殊需求。谢克曼教授的研究为我们指明了突破方向,这次合作将是诺奖理论与东方肌肤智慧融合的新起点。”
现场披露的研究数据印证了这一合作的价值:搭载萃龄肽的仿生脂质体转运系统,使活性成分透皮效率提升37%,胶原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增长1.5倍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细胞生物学正悄然改写抗衰规则的未来图景。
下图为萃龄肽的功效实验数据。
解密诺奖技术:细胞囊泡运输,为何是熟龄肌抗衰的关键钥匙
要理解此次合作的价值,需先读懂兰迪・谢克曼教授斩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核心成果: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这一发现揭示了细胞内的精密“物流系统”:直径仅几十纳米的囊泡,会像贴了地址标签的快递,在基因编码的指引下,将蛋白质、激素等关键生物分子精准递送至靶位点,确保细胞代谢、生长等生命活动有序进行。
这一机制与50+熟龄肌抗衰有着直接关联。黛安蒂基于品牌用户自建的50+熟龄肌数据库显示,随着年龄增长,熟龄肌细胞的囊泡运输功能会衰退30%-40%:一方面,胶原合成所需的原料无法及时送达成纤维细胞;另一方面,抗氧化成分、修护因子等护肤活性物,大多被挡在角质层外,难以抵达真皮层发挥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熟龄肌用户用了贵价产品,却没效果的核心原因。
“传统护肤像盲人摸象,只注重给营养,却没解决送到位的问题。”兰迪・谢克曼教授形象比喻,“而囊泡运输机制的价值,就是为护肤成分装上‘精准导航’,让有效成分突破屏障、直达靶细胞,这是从盲目抗衰到精准调控的本质区别。”
何为萃龄肽?诺奖理论落地的抗衰核心
基于细胞囊泡运输机制,黛安蒂研发团队经过努力攻坚,最终推出独家专利成分萃龄肽。这款被兰迪・谢克曼称为囊泡运输调控者的成分,正是诺奖理论在护肤领域的具象实践。
萃龄肽的科学配方:7种多肽+小球藻,精准调控囊泡功能
萃龄肽并非单一成分,而是由7种活性多肽(寡肽-1、二肽-15、六肽-9、棕榈酰三肽-5、三肽-2、棕榈酰四肽-7、肌肽)与小球藻提取物复配而成,每一种成分都围绕优化囊泡运输展开:
寡肽-1:激活成纤维细胞的囊泡分泌功能,让细胞多产生“快递”;
六肽-9:调控囊泡膜上的SNARE蛋白复合体,确保“快递”精准对接靶细胞;
小球藻提取物:修复衰退的囊泡运输系统,提升“物流效率”。
这种激活+调控+修复的三重逻辑,让萃龄肽成为囊泡运输的优化器,从根源上解决熟龄肌吸收难的问题。
萃龄肽实证效果:三大维度,直击熟龄肌痛点
依托严谨的实验数据,萃龄肽的抗衰效果得到充分验证,每一项数据均指向50+熟龄肌的核心需求:
胶原新生:逆转流失趋势
人体成纤维细胞实验显示,经萃龄肽处理后,I型胶原蛋白含量提升42%,III型胶原蛋白含量提升38%。其原理在于,棕榈酰三肽-5通过囊泡精准递送,激活组织生长因子,同时三肽-2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胶原的降解,形成合成-保护双机制。
抗松弛:抑制弹性蛋白酶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报告(编号:SEC2502201901)显示,2.50%浓度的萃龄肽对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率达13.01%(P<0.001),0.50%浓度下抑制率为5.69%(P<0.01),可有效维持肌肤支撑力,改善下颌线松弛。
抗氧化抗糖化:抵御多重损伤
针对50+肌肤易受自由基、糖化损伤的问题,800μg/ml浓度的萃龄肽处理UVA损伤细胞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升179.6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提升197.17%,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同时,肌肽通过囊泡直达真皮层,阻断胶原蛋白与糖分的交联反应,减少糖化黄气。
黛安蒂的技术转化:从实验室到梳妆台,让科学触手可及
对黛安蒂而言,诺奖技术的价值远不止于学术殊荣的加持,更在于将深奥的细胞机制转化为指尖可触的肌肤改变。如今,品牌正着力构建以“萃龄肽”为核心的技术矩阵,并计划将其系统性地融入全线产品之中,精准应对50+熟龄肌在抗衰、修护、保湿等不同维度的需求。
在可预见的规划中,黛安蒂将分阶段推进产品体系的迭代与焕新——从经典产品的成分升级,到针对细分需求的新品开发,让“萃龄肽”所代表的细胞级抗衰力,温柔覆盖更多女性的日常护肤场景。
“我们每一款产品的诞生与升级,都源自‘50+熟龄肌数据库’中真实而具体的声音。”黛安蒂品牌创始人安然强调,“例如许多用户反馈,抗衰产品往往质地厚重、难以吸收。因此,在即将推出的新品与升级系列中,我们不仅借助萃龄肽技术强化抗衰效果,更在肤感上做了突破性优化——让功效与舒适并存,正是黛安蒂始终如一的坚持。”
以科学为锚,重塑熟龄肌抗衰格局
黛安蒂与诺奖得主兰迪・谢克曼的携手,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科研合作,为行业带来更深层的价值启示。
对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抗衰选择从此有了科学标尺。面对50+肌肤“想抗衰却怕刺激”的长期困扰,黛安蒂通过萃龄肽与脂质体递送系统的精准配合,让细胞级修护变得可感可知,每一次护肤,都是对肌肤内在活力的温和唤醒。
对品牌而言,这是一次专业定位的深度夯实。从建立专属肌肤数据库到引入诺奖级科研,黛安蒂始终坚守“专研50+”的初心。此次合作不仅强化了品牌在熟龄肌领域的专业形象,更让“科学抗衰”成为最具说服力的品牌语言。
对行业而言,黛安蒂探索出了一条值得借鉴的创新路径:将国际顶尖科研智慧与中国女性的实际需求深度融合。这证明真正的品牌升级,不在于技术概念的简单移植,而在于基于用户痛点的持续转化,推动行业从成分竞争迈向实效竞争的新阶段。
结语:科学为笔,书写50+从容之美
八载深耕,黛安蒂始终与50+女性的肌肤需求同频共振。从最初聚焦熟龄肌赛道,到如今引入诺贝尔奖级科研力量,品牌的每一步跨越,都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与回应。
正如兰迪・谢克曼教授所言:“衰老并非不可逆转的宿命,而是可以被科学重新定义的过程。”这份信念,正与黛安蒂的研发理念不谋而合。未来,随着联合实验室的持续探索与“萃龄肽”技术的全面应用,黛安蒂将继续以细胞生物学为基石,为熟龄肌抗衰谱写新的可能:让科学不再冰冷,让衰老不再焦虑,让每一位女性在时光流转中,始终保有从容绽放的底气。
- 上一篇:H&M于巴黎时装周再掀街头时尚风潮, 携手多位国际超模,以自由姿态诠释真实个性
- 下一篇:没有了

